蒙城县中医院欢迎您 !    咨询热线:0558-7622386

阴阳五行

2022-1-12 9:31:20 463

1.阴阳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

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阳为阳,背阳为阴。后来逐渐引申为一个概括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

一般来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以水火而言,则“水为阴,火为阳”。

在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后,就出现了脏为阴而腑为阳,精为阴而气为阳,营气为阴而卫气为阳等对应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这些关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维持着阴阳的动态平衡,如果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又失去了自我调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在临床上,通过分析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即时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判断阴阳失调的具体情况,就可指导对疾病的诊疗。

养生和防治疾病的关键正是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2.五行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理论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篇》。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五行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的基本特性如下: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

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五行之间主要有四种关系: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其中,最重要的是相生相克关系。

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学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就五脏而言,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病变之间的联系可以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体现出来。

例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母病及子。如肾精不足不能资助肝血,将导致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将导致肝阳上亢证。

又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是心火亢盛之病。若脾虚患者,而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是肝气犯脾;心脏病患者,而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多见于肾水上凌于心等。


皖ICP备1700029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62202000358号